2015年8月13日星期四

3D打印PK人工智能?



  麥肯錫近期的一份報告預測,到2025年打樣將有更多企業采納3D打印技術,並將焦點轉向產品的個性化。隨著時間推移,價值鏈中的競爭優勢來源將會改變,設計以及消費者網絡將成為核心。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等依賴低成本大規模生產的經濟體將在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

  隨著“中國制造2025”規劃的穩步推進,“中國智造”將強勢崛起,在智能制造如火如荼發展的背景下,3D打印能夠有效的與大數據、雲計算、機器人、智能材料等多項先進技術結合,實現“材料-設計-制造”的一體化,未來必將成為高端裝備制造行業關鍵環節,它將革命性的改變制造方式和產業,乃至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中國制造業有望借助3D打印技術,在高端制造領域占據先機。

  【羅軍】:我們要可以指揮他,他可以跟我們進行簡單的對話,深度對話就是人工智能的問題了,未來3D打印要發展到人工智能的階段。

  【陳偉鴻】:你希望動起來,其實這邊有一個可以動起來的東西,這個動起來的是一只人工智能手。據說它能夠跟人來一次互動,怎麼互動呢?

  【羅軍】:這是一個方向,未來3D打印出來的東西不是一個單功能性,一定是多功能性,這時候就要用3D打印+的概念,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融合發展以後,是眾多先進技術融合發展,可以創造更多的奇跡。

  【張代理】:這個僅僅是一個非常非常初級的,但是有這種趨向了。實際上3D打印,一定要承載未來,當然它永遠不會獨霸RP天下,他是一個大工業當中的組成部分,但是它達到智能的狀態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智能的概念我給大家筆劃一下,我這個手癢了,我讓他撓一撓,就撓一撓,如果不是智能的,傳感器要傳感,我傳感了要指揮到大腦,這樣來撓,撓哪,撓幾下,這就是程序化的東西,3D打印,我認為目前對《中國制造2025》會起到一個絕對的作用。

  【劉忠軍】:一定要結合它在各個領域的特點,比如3D列印在醫學領域,像智能制造這方面,我們醫學領域使用的假肢就是一個智能制造,你要能指揮你3D打印的假肢就在智能制造裡面發揮重要的作用,它讓我們的假肢不僅有形態還有功能,讓我們基本功能可以端一個水杯,可以喝水,可以拿東西,可以操作計算機,這對一個已經有樣品功能殘缺的人來講是非常重要的。

  【陳偉鴻】:這種可感知的機器人替代我們原來的生產過程是不是就是智能制造了?

  【馬國軍】:我們有四個智能工廠,黑燈工廠、沈陽的冰箱工廠,是空調的,但是智能化制造的基礎是什麼呢?第一是用戶的定制,這是一個驅動力,另外工廠本身要做一些工作,比如說產品的模塊化,如果你產品不是模塊化的話,這個智能制造你根本也實現不了,工廠的智能化,產品的模塊化,然後運營模式的平台化,這些都是智能制造所必須的條件,這些工作都在做,跟3D打印結合起來,將來就是對個性化的定制,來滿足個性化定制的需求。

  【陳偉鴻】:未來智能工廠,會不會成為現實?

  【馬國軍】:其實3D打印機更多的是一個去中心化的過程,為什麼未來一定要有工廠呢?為什麼我們自己不能有自己的工廠呢?我們有一台3D打印機放在家裡,為什麼不能自己來做我們想要的東西呢?而是一定要去工廠購買,以後物流完全可以把材料送到我家裡面,我自己在家裡生產和制造這樣的東西。我們創客之間曾經有這樣的試驗,我們想搭一個陽光房,我們就把零件和模型通過網絡發布出去,讓各自逆向工程有各自3D打印機的朋友來幫我們打印,原來可能需要一周時間來打印完這些東西,兩天就通過我們的快遞給寄過來,第二天就把這個太陽棚搭起來了,這可能是未來的一種趨勢,創客和創客之間,創客和工廠之間,創客和之間在這樣一種連接是可以通過3D打印機這樣的機械和裝置來連接的。

  【譚頌斌】:我們在奔馳生產S級系列的車間裡面就看過這樣一個場景,他生產線上每一台車走的型號都不一樣,可能是350,可能是500,顏色也不一樣,還有規格也不一樣,有標准型,有加長型,內飾的顏色也不一樣,車身的顏色也不一樣,但是可以做到每一台車,在每一個生產工序,每一個環節上,所需要的,對應的定制的東西恰到好處的到達那裡,通過機器人進行組裝,我覺得目前是我見到過最客觀最真實的智能生產的環境。

博主好站推薦:氬焊機,陽極處理,團體服,團體制服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